產品知識
德國提出工業4.0的初衷是什么
發布日間:2015-09-22 11:54:41 瀏覽次數:22
作為制造業強國,德國提出工業4.0的初衷是什么?
德國信息技術、通信、新媒體協會工業4.0部部長東斯特(Wolfgang Dorst)說,這是因為在制造工程領域,全球競爭愈演愈烈,德國不是惟一已經認識到要在制造行業引入物聯網和服務的國家,“不僅僅亞洲對德國工業構成競爭威脅,美國也正在采取措施,通過各種計劃來應對‘去工業化’,促成‘先進制造業’的發展。”
“我們的工作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了。”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(VDMA)工業4.0部門負責人雷曼對早報記者說,“當時,由德國工程院和德國政府來提出這項工作。我們三家協會是德國工業4.0里涉及的部門,工業4.0的愿景,正是希望通過通信技術、機械制造和電氣等行業來改變工業。”
那么,工業4.0究竟是什么?工業1.0主要是機器制造,機械化生產;工業2.0是流水線,批量生產,標準化;工業3.0是*度自動化,無人化(少人化)生產;而工業4.0是網絡化生產,虛實融合。
關于工業4.0,《建議》有詳細描述:在一個“智能、網絡化的世界”里,物聯網和服務網(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)將滲透到所有的關鍵領域。智能電網將能源供應領域、可持續移動通信戰略領域(智能移動、智能物流),以及醫療智能健康領域融合。在整個制造領域中,信息化、自動化、數字化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、端到端工程、橫向集成(協調各部門間的關系),成為工業化*四階段的引領者,也即“工業4.0”。
在東斯特看來,工業4.0是一個愿景,或是一盞指路明燈,代表的是*四次工業革命,是產品生命周期中整個組織、管理的飛躍。“這樣的生命周期以不斷增加個體消費需求為導向。它橫跨產品*初的設計、生產、發展、配送,再到*后的回收,并包括所有相關服務。”
他介紹,實時網絡提供的所有相關信息、價值鏈的各個部分,以及隨時獲得*優價值的能力,是工業4.0的基礎。也就是說,工業4.0想要打造的是整個產品生產鏈的實時監控,產品配套服務設施之間的合作。這一切的起點,只需要個體消費者的一個需求。
“未來,工廠的生產是可以做到單件設計盈利的。”雷曼說。
從**次工業革命到現在,過去150多年的工業歷程中,人類一直追求的是,投入更少的工作,產出更多的產品。未來,這一原則依舊不會改變。根據德國工業4.0的描述,智能工廠中,自動化機器將成為生產重點。那么,德國工業4.0是否意味著未來將不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?
“工業4.0并不旨在創造減少勞動力的工廠,其將創造更多新的工作,特別是在服務和軟件行業。”東斯特稱,跨領域的知識將對未來產品的設計、運行和生產起到重要作用,“熟練的工人和擁有跨領域背景的勞動力是我們所急需的。”